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
成员简介
 
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(简称“深圳城安院”)由深圳市委、市政府创新设立,是深圳市国资委直管独资企业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。深圳城安院于2016年1月注册成立,3月1日,时任市委书记马兴瑞、市长许勤为公司揭牌。深圳城安院的设立,是深圳市委、市政府探索城市公共安全保障机制,利用市场化、专业化服务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支撑与保障的一项重大举措和创新。
深圳城安院始终以城市安全发展为目标,坚定政治站位,坚持公益属性,立足“公益+市场、安全+智慧、平台+生态”发展模式,致力于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前瞻性、基础性、综合性研究,业务涵盖事故灾难、自然灾害、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大领域,提供政策研究、风险评估、监测预警、应急救援、事故勘查及宣教培训等城市公共安全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,履行公共服务职能。
成员风采
 
深圳城安院现有职工297人,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70%以上,同时汇聚国内外公共安全各领域顶尖人才,全职聘任中国工程院岳清瑞院士为名誉院长、首席科学家,以及聘任欧进萍院士、范维澄院士、聂建国院士、王巍院士为首席科学家,原国务院参事闪淳昌为首席顾问, 组建了深圳市应急管理、消防安全专家库,入库专家500余名,专业覆盖化工及危险化学品、冶金与工贸、交通运输、建筑施工、职业健康、特种设备等多个行业领域。
深圳城安院通过跨越式发展,不断夯实基础能力,迅速做强做优做大,逐渐探索出一条“以企业化、市场化运作模式高效响应城市公共安全研究需求”的创新道路,成立四年来,累计承接各级政府部门(单位)、企业委托项目440余项,获得省部级科技奖5项,主持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、省市重点研发计划5项,参与编制国家标准3部、地方标准7部,申请专利69项、著作权56项、注册商标28项。
未来,深圳城安院将在深圳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高标准定位、高水平发展,围绕城市安全突出问题配置资源、快速响应,充分发挥公益国企的责任担当,以主动作为的企业内驱力和宽口径跨部门的融合创新效应,努力打造具有“深圳特色、中国影响、国际视野”的智库型、科技型、平台型的城市公共安全领域一流专业机构。
创新项目介绍
  •  
    城市建筑与基础设施安全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
    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一等奖
  •  
    城市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系统工程
    中国测绘学会工程奖金奖
  •  
    建筑消防检测和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
    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
  •  
    深圳市地质灾害机载激光雷达遥感减灾示范应用项目
    中国测绘协会工程奖金奖
  •  
    超大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
    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
创新产品介绍
  •  
   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系统
    对 13.6 万家生产经营单位,33 万家三小场所、13 万家纯办公场所、1 万多个公共区域等四类进行风险筛查,筛查出 33897 家重点评估点位,形成全市风险分布电子地图,实现风险动态精准管理
  •  
    深圳市建设工程智能监管系统
    利用物联网、遥感、云计算、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技术,建设了以工程质量安全智能监管应用系统为核心的系列系统,包括工程智能监管应用系统、执法管理系统、工程视频监控系统、建筑废弃物管理系统等,实现了在线动态监控、智能监测预警、电子远程执法和应急联动联调等功能,该平台已在深圳2000多个工地推广应用。
  •  
    深圳市电动自行车综合安全管理系统
    综合采取NB IoT、卫星定位、2.4G RFID 射频、5.8G 雷达等多种通讯技术手段,集成基于RFID+5.8G 识别技术的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监测系统,基于AI 图像识别技术的监测系统、电器指纹监测报警装置、智能充电柜、智能充电桩、充电桩(棚) 视频监控及火灾报警装置和充电柜、充电桩(棚) 灭火系统,通过“堵”、“疏”、“管”、“保”相结合的方式,针对电动自行车火灾等冲击安全底线的问题,综合考虑充电、防盗、电价、保险等因素,疏堵结合精细治理,以便民利民措施提升电动自行车综合安全管理水平。
  •  
    深圳市超高层建筑火灾动态监测预警系统
    通过布置AI图像识别装置、水位监测装置、水压监测装置、水泵控制柜手自动状态监控装置等感知设备,实现建筑消防安全状态综合研判、物联网参数科学监测、数字化三维疏散预案合成及全天候综合应急处置等多个创新功能。
  •  
    深圳市重点营运车辆安全动态监管系统
    从政府监管角度,在运输活动前,利用“一库四平台”数据全面摸查企业安全经营风险底数,防范非法营运、证件资格失效等风险;在运输过程中,根据报警信息风险分级,进行分类分级处置,结合数据分析和研判,处罚违规和篡改数据行为;运输活动结束后,对企业、第三方监控机构进行动态监控考核,对人、车、企进行风险分级管控。另一方面从服务企业角度,在运输全过程中,开展运输线路风险提示、报警数据智能复核、第三方监控机构风控服务评估、驾驶员针对性教育培训等工作。

400-661-1866 (工作日:09:00-12:00, 14:00-18:00) https://www.szmctia.com

客服邮箱:szjcw_cservice@shenzhenmc.com

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深圳地铁集深云车辆段NOCC-C塔8楼

Copyright©深圳市轨道交通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

粤ICP备2025367882号